240 发简信
IP属地:四川

  • 吴老师本课的本节课成功通过建模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科学认知,体现了“探究式学习”的核心思想。学生通过课外渠道(星座运势、神话等)形成的星座认知往往缺乏科学性,教师通过建模活动(北斗七星模型)帮助学生建立客观的星座概念,纠正错误前概念。发现学生对“光年”概念模糊后,及时解释其作为“距离单位”的本质,并通过“光走一年的距离”这一形象描述,帮助学生建立宇宙尺度的认知,增强科学课堂的严谨性。点赞[强]

    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四课《认识星座》教学反思

    本课是六年级下册《宇宙》单元的第4课。从本节课开始,教材通过两课时开展对星座的学习和认识。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了解星座,并通过北斗七星模型的建立,去客观真实地了解星座并建立星...

  •  李老师的反思最可贵之处在于真实呈现了专业成长中的挣扎与突破,正如刘老师所言"开始了才厉害"。还有刘老师的指导、陈老师的跨校合作支持,以及科学大家庭"读书金句接龙"等专业发展活动,支持着我们一步一步的成长。并且特别在如此忙碌的状态下还在呈现出来不同的课,不停的学习,向李老师学习!

    5下2.7《制作和测试我们的小船》和1.5《当环境改变了》教学反思和说课比赛培训心得

    4.28日我有幸请到教研员刘老师来听我的课,本来4.14就想请刘老师来听的,但学校那段时间活动很多,4-6年级师生一起去军训3天,回来接着开运动会,弄得我试讲都找不到...

  • 120
    六下4-4《变化中伴随的现象》教学反思

    铁钉生锈实验要提前一周布置,让学生课后去观察现象并完成记录,考虑到学生记录可能会出现间断等意外,教师也要进行“下水实验”,在教室同步进行实验并记录。 我在每个班都放置了一组实...

  • 这篇反思展现了师老师较强的专业成长意识,改进方向明确且具可行性。若能在后续实践中进一步关注学生反馈、细化理论依据,并持续优化技术融合策略,将更有利于教学能力的提升。也体现了师老师对教育实践的深刻思考与积极求进的态度。

    五年级下册1.6《食物链和食物网》教学反思

    在刘老师和常老师的悉心指导下,我对《食物链和食物网》这节课的教学进行了深入反思,清晰地认识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,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策略,也明确了未来教学的方向。 一、...

  • 老师客观评估本课的教学效果,既肯定了学生能掌握地球生命存在的关键条件,也关注到逻辑思维和宇宙观培养的成效。还敏锐捕捉学生思维火花,将偏离预设的讨论转化为巩固"大气层作用"概念的契机。对时间分配问题可以课内与课后相结合,让学生课后可以去调查与拓展。

    五下3.1《地球—宇宙的奇迹》教学反思

    本节课围绕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,从自身内部条件(适宜的温度、液态水、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成分等)和外部条件(稳定的太阳光照、安全的宇宙环境)展开教学,学生基本能够清晰阐述这些关...

  • 120
    六下4-2《产生气体的变化》教学反思

    本课教材围绕“产生气体的变化”设计了三个活动:首先是将食盐、白糖、小苏打与水、白醋两两混合,发现有些物质无明显变化,如食盐和水;而有些会产生气体,如小苏打和白醋;其次,仔细观...

  • 120
    六下3-3《日食》教学反思

    第一个活动是模拟日、地、月三球的运动,利用本活动引导学生充分理解日、地、月三球的相对位置。日、地、月三个天体在某一个特殊时刻有可能会处在同一条直线上,这对模拟日食的活动有很大...

  • 老师通过布置家庭作业,成功将课堂延伸到生活,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,也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思维。学生利用多样材料制作船只,展现了丰富的想象力,这种真实任务驱动的学习方式值得肯定。并且师老师敏锐捕捉到学生对潜艇的兴趣,及时补充相关资料进行知识拓展,这种以学生疑问为导向的教学调整,体现了良好的课堂生成意识。建议在后续实验中,可以设计对比性探究(如载重测试),并引导学生思考船舶设计的科学原理(如浮力、稳定性等),将实践体验与概念建构更紧密结合。

    五年级上册1.2《用浮的材料做船》

    五年级上册1.2《用浮的材料做船》 上节课课下作业让小朋友们回家用身边的材料做船,大家用竹子、月饼盒、防水书皮、塑料管、木棍等做了小船,还加上了船帆,小朋友们非常有创业,课上...

  • 老师通过让小组合作、自主探究的方式,巧妙地将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,不仅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,更培养了信息处理、合作交流和批判性思维等核心素养。学生制作的PPT、提问互动和知识补充,充分体现了深度学习的发生。作为新教师,这种敢于"偷懒"的智慧值得赞赏。教师角色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引导者,通过搭建支架、创设情境,让学习真正由学生主导。后续这类课堂还可以设计更系统的评价量表,提升探究深度与广度。

    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《太阳系大家庭》教学反思

    本课是六年级下册《宇宙》单元的第1课。之前的教材对日、地、月系统有一些阐述,本课在此基础上扩大研究范围,研究太阳系这个“大家庭”。很多学生对于太阳系有所了解,但是之前的了解很...

  • 120
    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《太阳系大家庭》教学反思

    本课是六年级下册《宇宙》单元的第1课。之前的教材对日、地、月系统有一些阐述,本课在此基础上扩大研究范围,研究太阳系这个“大家庭”。很多学生对于太阳系有所了解,但是之前的了解很...

  • 120
    六下2-5《相貌各异的我们》教学反思及规培收获

    跨学科知识的融合 结合数学中的分类统计与生物学中的遗传规律,学生尝试计算“40个性状可组合出多少种相貌类型”,尽管无法得出具体数值,但通过估算(如“远超全球人口数”),深化了...

  • 120
    六下2-2《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》教学反思

    本课与上节课共同引导学生经历了一个完整的科学调查活动,在上一课的实地调查中,由于是分组、分区域进行的,每名学生、每组学生所得的信息都是有限的。要想对校园生物种类和分布情光形成...

  • 3D技术打印出来的塔台好棒,科技改变生活,拓展孩子们的知识面。打印出来的塔台承重,抗风抗震能力如何呀?

    六年级下册《评估改进塔台模型》反思

    课代表课下通过3D打印制造塔台,但由于60cm打印时长过长,采用等比缩小打印了大约20cm的塔台,并在课上为大家介绍了3D打印技术。比较有代表性的两个小组一个采用了水池稳定结...

  • 老师引导孩子们注意生态中不用额外给生物们添加食物很好,将知识运用到实践,还可以引导孩子们将生态瓶做得更好。后期可能还会有小朋友们来问,生态瓶里面的小动物们有死亡的情况。老师可以做一到两个生态瓶,可以让学生实际观察,有些无法完成生态瓶的制作的同学,就可以观察记录。优课让我们收获颇丰,特别感谢区上给我们学习的机会。

    教科版五下1.7 《设计制作生态瓶》教学反思——可以自己另选其他生物做生态瓶吗? 部级优质课观后感

    这周我也上到这个内容,上这个内容时,我把爱牛课件里制作生态瓶的视频放给孩子们看,我也在思考怎么做这个生态瓶。 教科书里没有提醒生态瓶里不能投放食料,课件视频...

  • 120
    六下2-1.2-2备课和一单元活动手册检查思考与反思

    一、2-1.2-2备课 1.使用软件:形色 2.提前搜索校园内的各种生物,生成图片+名称的结合。(形色可以直接生成,很方便) 3.制作本校的校园平面图记录单,标注好位置,让学...

  • 食物链的书写需要将非生物因素分隔开,只需要从生物开始,又得注意一般从绿色植物开始,确实是孩子们容易混淆的点,廖老师用更多的针对性练习是很好的。不同的个体有差异性,作为老师,我们应该去了解他们更多的特性,课上是教学相长的师生,课下也可以是朋友,从不同的角度,多维了解,可以制定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,收获良多。

    五下1.6《食物链和食物网》教学反思+新教师培训感悟

    一、教学反思 学生对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生物间的食物关系理解较好,但在能量流动及食物链正确书写方面存在问题。 关于能量流动,学生对能量的单向流动和积累理解不清。虽然自然界能量循环...

  • 小朋友们的创新点很惊艳,老师的引导做得很好,分工不明确的话,可以给孩子们参考有哪些工种,例如设计师,成本核算师,建造师等等,这样子应该会减少一些孩子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的现象。在制作前可以提醒学生,除了高度,稳固能承重也是必须达到的要求,这个就不会忽视稳定性了吧。

    六年级下册《制作塔台模型》教学反思

    从教学目标来看,学生基本完成了用吸管建造塔的任务,大部分小组能够成功搭建出具有一定高度和稳定性的塔。通过实践,学生初步理解了三角形结构的稳定性,以及如何通过合理的设计和连接方...

  • 120
    六下1-6《测试塔台模型》教学反思

    《测试塔台模型》是六年级下册《小小工程师》单元的第6课。本课是在第5课《制作塔台模型》的基础上开展的。本课学生在经历了设计--制作--改进模型后进行测试,测试是对塔台模型设计...

  • 对于为什么要使用一些物体让热的传递可以被“看见”,引导学生就可以明白热量的传递我们用肉眼无法直观的看见,所以需要借助一些物品。期末了,也感谢组长这一学期的辛苦付出,相信我们可以在周更的路上成长得更好,加油⛽

    五年级上册四单元第四课《热在金属中的传递》教学反思+周更营心得体会

    本节课主要包括3个活动,活动一:猜测热是怎样传递到勺柄的,用箭头把想法画出来。活动二:观察热在金属条中的传递。活动三:分别从圆片的中心和边缘加热,观察,热在金属片中的传递。通...

  •  每次到期末都能深刻体会语数老师的不易,知识点反复讲,很难覆盖到全体学生,最终发现,是老师对知识点很熟悉了[破涕为笑][破涕为笑][破涕为笑]

    期末复习+期末考试

    本周开启了5年级的期末复习和期末考试。根据批改完的a班的试卷看来,我根本没想到的是孩子们对“____污染”的那三个填空内容留白得和答错得有1/3呀。教学时,学生的齐答和抢答让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