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一节期间,院线扎堆上映的影片让人目不暇接。和往年相比,今年重新上映的老片和外国影片明显增多,大大扩宽了观众的选择面。有不少经典电影要不是院线有排片,我连名字都没听说过。 像...

五一节期间,院线扎堆上映的影片让人目不暇接。和往年相比,今年重新上映的老片和外国影片明显增多,大大扩宽了观众的选择面。有不少经典电影要不是院线有排片,我连名字都没听说过。 像...
这段时间院线的人气虽然不能和春节期间比,但上映的影片数量多、类型全,给我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。希望这种“百花齐放”的繁荣景象能够避开关税战的影响,长期持续下去。 今年能在大...
在这个信息爆炸、飞速发展的时代,我们的生活方式、思维方式都发生了潜移默化的改变,但骂人的话却没怎么变,翻来覆去就那么几句口头禅,没创意、没品位,不是问候别人家长辈,就是进行人...
这两年人工智能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,不管是文字、图片还是视频,机器都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帮人创作出来。以前要是有人对某部影片有“深仇大恨”,嫌我写的影评碍眼,就会在评论区说我是水军...
要不是我在选择影片上有足够耐心,很容易就错过这部排片场次少得可怜的优秀作品——墨西哥导演阿隆索·帕拉西奥斯自编自导的《厨房》。估计是片名过于普通平凡,背景单调、中规中矩的宣传...
去年我看了只在院线上映22天的神作《风流一代》以后,对制作团队在节约拍摄成本方面的努力感佩不已,整部影片除了最后一小部分是补拍的以外,其余内容都来自于贾导以前拍电影的素材。 ...
最近在院线上映的国外影片一下子多了起来,类型也比较丰富,让看腻了好莱坞系列片的我有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——这些年除了专门的影展,已经很难在大银幕上看到不同国家、不同风格的优秀影...
前段时间把春节档上映的几部国产系列大片全都看了一遍,感觉制作水准相差不大,情节编排、视听效果均在中上水平,既没有那么无可挑剔,也没有那么一无是处。 这些年国产影片的质量有肉眼...
今年春节假期出了趟远门,临走时看了点映场的《蛟龙行动》,当时就感觉到影院像被施了魔法,一下子冒出来那么多人,把偌大的放映厅填得满满当当。我甚至一度以为是影片的宣发工作做得到位...
前几年在得到专栏学过梁宁老师的产品思维、增长思维系列课程,在混沌学园也听过她主讲的直播课,印象最深的就是她客观严谨的思维方式和直言不讳的性格特点。 记得有一次,她和几位业界比...
春节大假前最后一个工作日,我打算下班以后去看场电影,放松一下心情。在事先没有做任何功课的情况下,我凭第一印象就选择了国产大片《蛟龙行动》。 以我比较丰富的观影经验,跟某某行动...
日本电影《完美的日子》早在去年11月份就已经上映,直到现在还有影院在排片。影片片长超过两个小时,叙事风格和片名一样朴实自然,既没有意料之外的反转,也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。 影片...
这几年院线上映的国产电影,无论什么类型、什么题材,无论故事情节多么曲折离奇或者峰回路转,结尾都是奔着完美的方向去——不是战胜了自己(情感突围、走出困境、攀登高峰),就是战胜了...
去年12月27日,单位临时安排我去文殊坊欣赏某艺术团的文艺演出。到了现场我才知道,当天正好是成都解放75周年纪念日,艺术团的团员们大多是南下干部的后代,他们的父辈就是成都解放...
这些年进口大片的渠道和类型过于单一,不管是动画片还是动作片,各种续集、前传层出不穷,难免让人产生审美疲劳——套路化的故事情节,脸谱化的角色塑造,情绪化的表达方式。这类影片往往...
前几年疫情正猛的时候,我趁着居家办公的机会,把屋子里的藏书整理了一下,居然发现好几本没拆封的“新书”,其中就有罗伯特·麦基的著作《故事》。 这本书比较厚,封面简单朴素,除了醒...
想起三年前《雄狮少年》刚上映时掀起的舆论风暴,我直到现在都心有余悸——担心那些动不动就站在国家、民族的高度来“上纲上线”的负面评论,会影响影片主创人员未来的创作动力和审美取向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