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主要记录孔子教育言论和对其弟子的评论 子曰:“先进于礼乐,野人也;后进于礼乐,君子也。如用之,则吾从先进。” 孔子说:先学习了礼乐而后做官的,是原来没有爵禄的平民;先做了...
本篇主要记录孔子教育言论和对其弟子的评论 子曰:“先进于礼乐,野人也;后进于礼乐,君子也。如用之,则吾从先进。” 孔子说:先学习了礼乐而后做官的,是原来没有爵禄的平民;先做了...
【原文】 10.27 色斯举矣,翔而后集①。曰:“山梁雌雉,时哉时哉!”子路共之②。三嗅而作③。 【注释】 ①色斯举矣,翔而后集:依《集解》暨刘氏《正义》等诸注解释,色指人的...
【原文】 10.26 升车,必正立,执绥①。车中,不内顾,不疾言,不亲指。 【注释】 ①绥(suí):上车时扶手用的索带。 【翻译】 孔子上车时,一定站立端正,拉住扶手的带子...
【原文】 10.25 见齐衰zīcuī者,虽狎,必变①。见冕者与瞽者,虽亵,必以貌。凶服者式之②,式负版者③。有盛馔,必变色而作④。迅雷风烈,必变。 【注释】 ①狎(xiá)...
【原文】 10.24 寝不尸,居不容①。 【注释】 ①居:家居。容:作动词,意为讲究容仪。 【翻译】 孔子睡觉时不像死尸一样直躺着,在家里并不讲究仪容。 【解读】 家是放松的...
【原文】 10.23 朋友之馈,虽车马,非祭肉,不拜。 【翻译】 对于朋友的馈赠,即使是车和马,(只要)不是祭祀用的肉,孔子在接受时,也不会行拜谢礼。 【解读】 交友之道 在...
【原文】 10.22 朋友死,无所归,曰:“于我殡①。” 【注释】 ①殡:停放灵柩和埋葬都可以叫殡。这里泛指一切丧葬事务。 【翻译】 朋友死了,没有人负责收殓,孔子说:“由我...
【原文】 10.21 入太庙,每事问。 【翻译】 孔子进入太庙中,每件事都问。 【解读】 此章与《八佾》篇第十五章重,故译文略。点此传送 【典故】 宗庙,是我国古代天子、诸侯...
【原文】 10.20 君命召,不俟驾行矣。 【翻译】 君主下令召见孔子,他不等车马驾好就先步行过去了。 【解读】 孔子日常的一言一行,都表现出对礼制的遵守和敬畏。本章体现了孔...
【原文】 10.19 疾,君视之,东首①,加朝服,拖绅②。 【注释】 ①东首:头向东。 ②绅:束在腰间的大带。 【翻译】 孔子病了,君主来探望,他便头朝东而卧,把上朝的礼服盖...
【原文】 10.18 君赐食,必正席先尝之。君赐腥,必熟而荐之①。君赐生,必畜之。侍食于君,君祭,先饭②。 【注释】 ①荐:供奉。 ②先饭:先吃饭,表示为君主尝食。 【翻译】...
【原文】 10.17 厩焚,子退朝,曰:“伤人乎?”不问马。 【翻译】 (孔子家的)马厩失火了。孔子退朝回来,说:“伤到人了吗?”没问马怎么样了。 【解读】 这是一个著名的故...
【原文】 10.16 康子馈药①,拜而受之,曰:“丘未达②,不敢尝。” 【注释】 ①康子:即季康子,姓季孙,名肥,鲁哀公时的正卿。 ②达:通,懂得,了解。 【翻译】 季康子馈...
【原文】 10.15 问人于他邦,再拜而送之。 【翻译】 托人向住在其他诸侯国的朋友问候时,便向受托者拜两次送行。 【解读】 此章表明孔子在与外邦人士交往时十分注重礼节。 以...
1.岁月不声不响,你且不慌不忙。“慢和静”是一种力量,事缓则圆,人缓则安 ,语迟则贵,心静则福。 2. 追赶时间的是时钟,记录时间的是人生。在忙、在开心,在找更好...
我们要真正挺直腰杆,做一名有尊严的教师。觉醒不是口号,而是行动;觉醒不是终点,而是起点。教师该如何实现觉醒?我认为,有四个关键词:读书、写作、思考和实践。 读书...
中央八项规定是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纲领,它犹如一盏明灯,照亮了我们前进的方向,为党和国家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。深入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,不仅是每一名党员干部的责...
课间十五分钟是孩子们成长的"隐形课堂",让孩子们走出教室的意义远不止于放松眼睛。 奔跑时的汗水能浇灌出强健的体魄,游戏中的欢笑能搭建友谊的桥梁。当孩子们在操场上追逐嬉戏,他们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