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vatar notebook default
1174篇文章 · 2066461字 · 6人关注
  • Resize,w 360,h 240
    古文观止‖楚辞·九章·惜诵(三)

    昨天我们学习了文章的第一段,诗人以“惜诵以致愍”起兴,表明创作动机是抒发忧愤,并强调自己言行一致、忠诚可鉴,期待明君理解。 接下来,我们学习文章...

  • Resize,w 360,h 240
    古文观止‖楚辞·九章·惜诵(二)

    昨天我们对文章的大概进行了了解,今天开始学习正文。 《惜诵》是《九章》的第一篇,作者通过此篇控诉政治迫害,抒发忠而被谤的愤懑,其内容与《离骚》前...

    8.5 59 6 28
  • Resize,w 360,h 240
    古文观止‖楚辞·九章·惜诵(一)

    之前我们用了七十五个章节学习了屈原的《天问》,今天我们开始学习屈原的《九章》。 《九章》主要是屈原流放期间的作品,包括九篇,非一时一地所作,为后...

    16.6 200 4 43
  • Resize,w 360,h 240
    古文观止‖楚辞·天问(七十五)

    昨天我们聊了周厉王时期的“国人暴动”和“共和行政”。 “国人暴动”是民众反抗暴政的起义,而“共和行政”是其直接结果,两者共同构成了西周政治危机与...

    16.7 100 7 37
  • Resize,w 360,h 240
    古文观止‖楚辞·天问(七十四)

    昨天我们聊了彭祖,他被尊为中国烹饪始祖和养生学奠基人,被视为养生与智慧的化身。 诗句以彭祖传说为载体,通过“问天”形式探讨生死、寿命等哲学命题,...

    21.4 66 7 34
  • Resize,w 360,h 240
    古文观止‖楚辞·天问(七十三)

    昨天我们聊到伊尹和吴王阖闾。伊尹虽为奴隶出身,却能突破周代森严的等级制度,获得崇高的政治地位。进而反思商周之际"天命靡常"的政治哲学,暗讽楚国现...

    23.6 253 10 43
  • Resize,w 360,h 240
    古文观止‖楚辞·天问(七十二)

    昨天我们聊了商周之际的历史事件,并追问武王伐纣的细节,暗含对历史因果的反思。通过质问,揭示纣王因暴政招致天罚,呼应文章中对天命与人事关系的探讨。...

    17.5 235 8 36
  • Resize,w 360,h 240
    古文观止‖楚辞·天问(七十一)

    昨天我们聊到文王与姜太公的典故,探讨君臣际遇与天命所归的深意,暗指圣君识人的智慧与天命所归的必然。正是文王兼具智慧与谦卑,方能于市井中识得栋梁。...

    23.1 87 6 34
  • Resize,w 360,h 240
    古文观止‖楚辞·天问(七十)

    昨天我们聊到,周人东迁既顺应了伐商的大局,也为周朝建立后统治中原奠定了基础,体现了周人“以德代暴”的政治智慧。 同时,屈原通过对比周族德政与商纣...

    22.7 86 6 35

文集作者